为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,提升企业经营者合法用工水平,重口味色情岳阳市人社局采用“人社+工会”、“人社+法院”、“人社+党派”及“人社+新阶联”等模式,创新开展“纵论法律·打造和谐劳动关系”系列法律沙龙活动,打造“人社+N”法律沙龙宣传品牌。通过邀请资深法官、仲裁员、执业律师等实务专家,围绕劳动用工、劳动争议焦点、职工权益保障等热点议题开展现场答疑,先后针对中小微企业、临港新区工业园区企业、保安行业、新业态行业开展4期专场活动,在“说拉弹唱”四部曲上下功夫,实现“零距离普法、情景式学法、分众化释法”,助力企业用工管理规范,奏响和谐劳动关系最强音。
突出案例教学,情景模拟
在“说”字曲上下足功夫
“今天我们首先分享一个案例,王某为某机械厂员工,该厂为王某缴纳了工伤保险。2022年2月,王某在车间修砂轮机时因铁渣飞入眼中而受伤……后认定王某构成工伤……2022年6月,王某与机械厂签订了《工伤待遇赔付协议》……同日,双方签订《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》,解除劳动合同关系……”“那么,请问王某与机械厂签订的《工伤待遇赔付协议》是否具备法律效力?”
活动现场,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青年仲裁员化身“实战导师”,带领企业代表分组开展沉浸式案例推演。从工伤认定争议到工时制度规范,一个个真实案例被搬上“演练场”。
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,签订《工伤待遇赔付协议》,如果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、未显示公平的话,具备法律效力。但是如果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协议完全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,排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显失公平,应认定无效……”
在场的每一位企业家都积极参与,各抒己见。通过模拟真实案例教学,让企业代表都能用心听,开口说,切身学习到用工管理中的法律法规政策。
聚焦当前热点,辩论互动
在“拉”字曲上显真功夫
“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我市网络传媒、快递、外卖送餐等30家新业态企业参与。”就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认定、工伤待遇、解约赔偿金及直播账号归属问题设置了四个案例,与会企业代表分为四个小组,就给定的案例及提问分组讨论,仲裁院青年仲裁员到各小组参与讨论并进行辅导。
“2024年3月21日,某传媒公司(甲方)与杨某(乙方)签订《互联网演艺事业合作合同》。合同约定……若每月缺少有效直播时间达15小时以上,属根本违约按违约责任承担。乙方以单方擅自解除合同为目的违反合同内容时,须承担违约金50万元。”“那么,请问传媒公司与主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合理?杨某应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?”
“这个违约条款不合理”“这个违约条款合理,杨某明确表示不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,据此可以认定,杨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对合同的根本违约。”
“我们的分组讨论,争论得面红耳赤,一来一去,谁也不服谁,形成持续拉锯战,多亏有仲裁院的青年仲裁员到小组来参与指导,让我们一下子掌握了法律争论焦点和法律的本意”。“最后,在本组内充分讨论后,各小组推举代表就给定案例问题进行分析,这样大家既深入交流讨论,又互动答疑,真正做到寓教于乐。”
突出法律解析,把脉问诊
在“弹”字曲上成硬功夫
“保安派驻过程中发生第三方侵权,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能否双赔?”“不定时工作制下如何规范考勤管理?”
“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,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性质不同,由于第三人侵权导致职工工伤的,除医疗费用外,职工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侵权赔偿……”
“工伤保险待遇属于公法领域的补偿,具有福利性质或社会保障功能,只要发生工伤就应享有待遇;而民事侵权赔偿则属于私法领域的赔偿,基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而发生,适用过错责任原则,两者请求权基础不同,原则上不存在冲突。故第三人侵权与工伤事故竞合时,职工既可请求民事侵权赔偿,也可依法请求工伤保险待遇给付……”
针对企业代表抛出的高频问题,资深法官、仲裁员和执业律师等实务专家结合最新司法实践,从风险预防、证据留存、纠纷化解等维度现场“把脉问诊”,既有法理剖析又有实操建议,金句频出引发阵阵共鸣。
突出法律实践,法治赋能
在“唱”字曲上见实功夫
“这种‘案例教学+互动答疑’的形式太实用了!”“专家点评直接戳中我们的管理盲区,干货满满!”企业代表纷纷表示,“这场兼具‘深度’与‘温度’的法律沙龙,既帮助企业精准识别用工风险点,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合规指引,真正做到了创新、走心又入心。”
自法律沙龙活动启动以来,已累计覆盖企业逾200家,推动形成“遇事找法、办事依法”的良性生态。企业法治化治理水平提升。通过精准纾解企业的合规用工知识盲区,系统消除企业用工管理、合同履行等方面法律风险,企业作为劳资矛盾“第一道防线”的功能得到系统性增强。司法治理效能提质增效。通过“法律沙龙”活动的开展,依托“专家问诊+典型案例”双轮驱动,让企业更加“知法、懂法”,来推动劳动争议在企业内部化解完成处置,实现“源头治理”与“司法减负”双赢格局。劳动关系生态持续优化。通过提升企业法律知识,提高企业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,打造“预防性协商+标准化调解”新型治理模式,劳资双方依法协商解决争议的良性机制基本形成,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。
据岳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柳敏介绍,今年3月,重口味色情首个“数字审理庭”正式揭牌,一站式解决企业和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将劳动关系“和谐号”开进劳动者的心坎里。截至目前,全市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1533件,涉及劳动者1800人,涉案金额5657余万元,调解成功率为81.63%,仲裁结案率97.35%,劳动者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从“纸上谈法”到“实战用法”,这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法律沙龙不仅是一次行业法治赋能,更是湖南岳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生动实践。(通讯员:赵琳 刘师)